生機互動農法 (生命動力農法) 簡介

撰文者:李心儀摘譯自美國BDA協會網站, 孫承萱整理編輯

人智學教育基金會慨允轉載

Biodynamics (簡稱B.D.)的基礎,奠定於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‧施泰納在1924年發表的一系列演講。B.D.是一種主動與自然界賜予的健康之力合作的農業方法。是最早的非化學農業運動,較有機農業運動早了20年,並且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。

因B.D.運動的推展,衍生出相關的運動和組織,包括:
﹡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群支持農業(CSA):由ㄧ社群共同支持B.D.農場的運作。
﹡Demeter有機認證協會:負責以國際標準認證B.D.農場。

什麼是Biodynamics?

B.D.農業是什麼?在尋找答案之前,讓我們先問一個問題︰地球能否治癒自己,或者,地球的生命力是否已經衰弱到無法自我療癒?不管我們的土地位於何處,如果我們善于觀察,都將看到樹木確實生病了、農地裡的植物、水、甚至天氣也生病了。有機農業想要停止由人類引起的破壞,然而有機農業沒有藥物和方法治療生病的地球。於是問題出現了︰什麼是生命力的初始來源,現在,我們還能得到它嗎?

Biodynamics是一門生命力量的科學,它承認自然界存在有其運作的基本原則,並且將這些原則用於農業,達到地球的生態平衡與自我療癒。真實無偽的,Biodynamics是一條持續進行的知識之道,而不是方法和技術的集合體。

Biodynamics是人智學者魯道夫‧施泰納的部分工作,其整合精準的自然現象觀察,清晰的思考以及靈性的知識,成為一門新的科學。它提供地球這個生命體的靈性史,描述人類與自然界物種之體質的演化。

一些Biodynamics的基本原理如下︰

擴大我們的視野 
就像我們需要去看整個地球的磁場才能理解羅盤原理ㄧ樣,為了暸解植物的生命,我們必須拓展視野以包括所有影響植物生長的因子。狹窄的顯微視野是無法滿足的。植物完完全全的受到上至天堂下到地球深處的影響,並且成形。因此,我們對農業的思慮,必須遠較一般假定的相關認知更為寬廣。

閱讀自然天書 
自然界中的每件事物,都以形式和姿態顯示其基本特性。仔細的觀察自然– 在陰天和晴天、在潮濕和乾燥的地區、在不同的土壤,將讓您更為流暢的理解領會自然元素。如此,您終於學會自然的語言。於是人們會發揮創造力,透過具體的行動帶來新的重點和平衡。
在過去的70 年,實踐者和實驗者已經為Biodynamics的知識主體,貢獻良多。

宇宙韻律 
太陽,月亮,行星和星球的光,以規律的韻律觸及植物。 每個韻律都對植物的生命、生長與型態做出貢獻。透過理解每個韻律的姿態和影響,我們能訂出對所種作物有利之整地、播種、耕犁與收獲的時間。耕種年曆對此一領域的新研究,提供概要的介紹。

植物生命與土壤生命的親密關係 
Biodynamics認知到土壤是有生命的,同時,土壤的生命力支持並影響生長其上的植物品質和健康。 因此,Biodynamics的重要努力之一,是透過堆肥提高土壤中穩定的腐殖質。

營養的新觀點 
我們分解所吃的食物,藉以獲得體力。食物愈有活力,就愈能刺激我們的活動。因此B.D.的農夫和園丁,致力於提升食物品質,而非數量。
化學農業透過添加可溶的礦物質到土壤中,發展出大量生產的捷徑。結果是鈍化土壤和人工刺激植物的生長。
Biodynamics以健康、有生命力的土壤來生產食物。

地球的藥方︰B.D.配方
魯道夫‧施泰納指出,宇宙影響的新科學必須取代舊式的、直覺的智慧和迷信。 透過他內在的覺知,他介紹世人B.D.配方。
在一年中的特定季節,以特定比例混合植物性和動物性的材料,然後置於堆肥之中。這些配方攜帶濃縮的力量,用以組織堆肥內部的混亂元素。作用完成後的配方是地球的藥,將宇宙的新生命力帶到地球。
兩種配方直接使用於田間,一種施用於種植前,以活化土壤生命。另一種作用於植物葉面,提高植物受光的能力。科學已經證實配方的影響。

作為農業基本單位的農場 
在魯道夫 施泰納的農業課程中,提出自給自足農場的理想。農場中有適量的動物,提供廄肥來肥沃土地,並且由農場餵養這些動物。
我們也能在其他情境裡,尋找農場的本質模樣,它必須與生命力的保存和再循環有關。蔬菜殘體、廄肥、落葉、廚餘,全都包含寶貴的生命力,如果經過明智的處理,可以健全土壤。因此,做堆肥是B.D.工作裡的一項關鍵活動。
農場也是一位老師,提供教育機會,在有限的面積裡模仿自然的自足性。一些分散的土地成功的透過協會機制,建立自給自足的農場。

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(CSA) 社群支持農業
簡史
在1980年代中期,幾位B.D.農夫在北美洲開始CSA計畫。最早的CSA農場創建於1986年,到1999年,已有超過600個B.D.農場或者花園。

CSA與 生態
地球是個有生命的存在體,每個個體的作為都會對地球整體產生影響。土壤是人類生命的基礎,土壤的品質和健康,不僅影響今日以農產品為食的人,也會影響未來依賴土地生存的人。
每個人都應該關心、都有責任適當的照管我們的環境,即使目前僅有少于1%的人口參與農業生產。
由消費者的觀點來看,支持一個農場,農夫就可以在保護高品質環境和土壤健康的同時,生產最高品質,最營養的食物。

CSA與 健康 
健康的土壤意謂著健康的食物。 只要不使用除草劑,殺蟲劑或者人造肥料,就可避免地下水的污染和食物中有毒物質的殘餘。 CSA給消費者一個機會,選擇食物的耕種方式。
吃當地成熟、新鮮收獲的農產品,是健康飲食的基礎,亦受到保健專家的大力推薦。 CSA提供當季生產的食物,讓您與自然的節奏再次連結。加入CSA的人們,重新與地球、社群合而為一,並且找到失去已久的靈性食糧。

CSA如何運作 
消費者和農夫代表地球和彼此一起工作。 當農夫代表其它人照顧地球時,消費者分攤支持農場的費用並且分擔生產風險(歉收減產或豐收都一律分享)。
CSA的會員以分享生產收穫為基礎。會員稱為股東,事先認購整個季節的收獲物。每個CSA計畫,個自以不同的方式處理會員關係。
每個農場有不同的生長季、種植作物、社群活動以及產品價格。

CSA的組織
CSA通常涉及三個組織︰農夫、核心小組和消費者。
農夫 操作全部的農場工作,並且以其認為恰當的方法來進行,不受非農夫意見的干擾。農夫的責任是訂定每年的農場計畫,生產和收獲作物。
核心小組 包括農夫以及消費者,約5-12人組成的小組。 核心小組確保食物的分配,在有些CSA,也負責收款、安排節慶、編列預算、農夫支薪、處理法律問題,以及視需要募集會員。
消費者 包括每個會員(也包含農夫)。責任是支持農場經濟,並且分享所有收成。

CSA與 社群 
通常CSA由農夫籌組成形,但也有部份的CSA是由消費者形成。 CSAs提供機會,讓人們以不同方式相遇,說明重要的社區議題。有些CSAs極力確保其未因訂價政策排除低收入家庭,有些CSAs則作為區域食物銀行的一部份,有一個CSA雇用無家可歸的人,另一個CSA則由教會成員組成,成功的結合貧民與郊區居民。
很多CSAs擔負起再教育的重責大任,幫助我們調整飲食,食用更多新鮮當季的農產品,以及如何將食物保存過冬。有些CSAs則收集股東的廚餘,製成堆肥。

CSA與 家庭、樂趣 
CSA的會員,不只對蔬菜感興趣,更樂於知道他們正與專業的生產者合作,分享對環境和社會的關心,他們也對其他股東感到興趣。
有孩子的家庭受到很多CSA的歡迎。許多CSAs也為當地學生提供自然研究課程或藝術課程。
CSAs強化了社群感。大多數的CSAs辦有通訊刊物,讓人們知道農場近況、分享食譜、發佈共同關心的事以及社會事件。

農場計畫 
每個CSA都是獨一無二、適合社群的需要。通常農夫在冬天詳細製作下一季的耕種計畫,包括種植的作物類型和種類,預估產量與預定的收穫期,農夫根據本地社群的喜好來計畫要種的作物。非正式的詢問消費者和問卷調查,可能會有所幫助。作物經常包括藥草、花和水果。
每年,氣候和天氣都有變化,同時有些農場的土壤適合某些特定作物。長期而言,這些都會取得平衡。CSAs彼此間也建立合作關係,用以提供社群特定作物、肉、蛋或特別的水果。

成本 
農場計畫使農夫能計算來年詳細的支出預算。生長季長短,種植的作物,工資花費等等,影響總開支和分攤價格。
農夫在草擬農場計畫時,可能在心裡估算消費者的數量。很多CSAs將總預算除以消費者數量,就得到每一股東的平均費用。一「全股」可能是指每周取貨兩次,而一「半股」可能指每周取貨一次。很多CSAs為小家庭或個人提供半股,因此,100股實際上可能意味著150個以上的家庭。
有些CSA每年辦理股東會議,為社群說明經費預算,讓股東認購年度股份,直到認股與預算收支平衡。

CSA與 學習 
CSAs也作為訓練中心,培養年輕人農業工作技能和CSA的經營管理。這樣的訓練稱為學徒制。此外,CSA會員經常志願在園內工作,以便能非正式地了解園藝學與園藝技能。

分配/運送 
很多CSAs每周收穫兩次作物。假如這個CSA提供全股和半股,意謂著全股股東每周取貨兩次,而半股股東每周取貨一次。
若您所屬的CSA有農場集貨場,您可去那裡得到食物。如果您的CSA有運送計畫,或許您要開車到其它地點取得食物。
CSA試著只收獲恰好足量的新鮮農產品來供應當天的需求,盡量減少食物的浪費。
很多CSA計畫,發展出公物桌或公物箱,股東可留下他們不需要(或不喜歡)的作物,或取走其它股東留下的食物。一些農場提供特定勞動力密集的作物,如豌豆,豆,草莓,番茄,花, 藥草等。

資金/土地所有 
資金和將來的土地所有權是重要的問題,特別是位於都市邊緣的小農場。對於剛開始起步的農場而言,土地和設備的花費高的嚇人。
CSA的生產者和消費者,正透過獨特的社群基金與財物安排,著手處理將來的資金問題。願景是保留土地和設備,確保社群有健康的食物來源,生產者的經濟不致匱乏。